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163章 哪儿都有你馆陶主!

第163章 哪儿都有你馆陶主!(第3 / 7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随着岑迈满是凝重的话语声,尤其是难得一见的也开始拐弯抹角,刘荣心下当即再一沉。

岑迈说的很明白:根据少府的演算,关中今年的粮价,最高也不该超过六十钱每石。

天子启元年,关中大丰收;

当年秋收之后,关中某些偏远地区的粮食收购价,更是被粮商们压到了每石四十钱以下!

短短两年之后,关中粮价便达到了八十三钱每石,一举回到了十六年前,汉家才刚开启‘文景之治’的起步阶段?

要说这里面没有鬼,刘荣敢把名字倒过来写!

见刘荣只片刻之间,便大致点破了个中厉害,岑迈也是神情凝重的缓缓点下头。

就这么着,晁错一纸《论贵粟疏》,便在整个关中范围内,引发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捐粮潮。

而百姓‘输粟捐爵’时捐献的粮食,也都按照晁错的提议,被送去了军粮紧缺、边防部队饥一顿饱一顿的边墙。

然后,关中就开始缺粮食了。

原本关中能自给自足,甚至还能往关外运粮;

结果一出‘输粟捐爵’,让关中相当一部分粮食被送去边墙,关中出现粮食缺口,反而还得从关东,以及巴、蜀输入粮食。

“确如殿下所言。”

“——吴楚之乱得以平定,关中确是有许多人大发横财;”

“太尉大军至今都不曾班师,也确实稍影响到了春耕,并有可能影响到今年的收成。”

“但即便是考虑到这两点,关中粮价最多,也只应该比去年高出五到七钱每石。”

“而去年三月,关中粮价最高的地方,也就是新丰——粟作价五十二钱每石……”

就这么着,关中的粮价才在当年——在那年的大丰收之后,一反常态的达到了八十五钱每石。

之前一年,关中平均粮价七十石出头,之后那年,也同样是在七十二三钱左右浮动。

而这,都是十五六年前的事了。

——经过先帝又十来年的治理,以及当今天子启监国、掌政这些年,如今的汉家,其实已经正式进入了后世史家口中的‘文景之治’。

关中的粮价更是从六年前开始,便再也不曾突破五十五钱的黄线,始终维持在低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