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拾2006 > 第0343章 烟雾弹

第0343章 烟雾弹(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一谈起光刻机的研发过程,黎广澜的话匣子就关不上了,看得负责拜访的记者,都有点动容了:这老爷子,太有活力了!

当然,拜访也会有重点。

出门的时候,电视台的领导已经圈定了问题的范围,比如193纳米光刻机的后续产品,再比如,黎广澜在发布会上放出来的一纳米的大卫星……

“黎院士,我记得您在星瀚集团新品发布会上,提到了一个问题,集团公司正在进行1纳米光刻机的研发?”

“对!”黎广澜神情凝重地点了点头,“我们在研发更高级,像是65纳米、45纳米,乃至二十三纳米光刻机的时候,发现精度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就很难再有提升,零件的精度,镜片的加工,都会影响产品的精度……”

四个人用的都是周岩提前准备好的“模板”:十多年之后,大多数起家的科技大佬,经历基本上都是这个样式儿的。

故事很俗套,可也很励志。

在海外从事PDA开发的邓卓,一直有个造芯梦,可久经商海的他,几乎已经失去了自主创业的勇气,直到在芯片产业中遭遇了连番打击的黎广澜老师找上了门。

小团队成立之后,一些掌握着“核心技术”的科研人员,在邓卓的死缠烂打之下,陆陆续续地加入了团队……

当然,有央视拜访,邓卓自然不会放弃这么一个绝佳的打广告的机会,趁机介绍了一下已经完成测试的“缩水”版芯片……

“因此,我们的技术人员另辟蹊径,想出了NIL光刻工艺,相比于DUV工艺,NIL光刻工艺无疑更具有操作性,使用电子束雕刻掩膜版……”

虽然世界上大多数的光刻机研发人员,都知道紫外线光刻机的“进阶”过程:不断缩减光源的波长,这样的光源,经过镜头系统的折射之后,就能在微米乃至纳米尺度加工芯片。

虽然不断缩减光刻机光源的理论很简单,只需要沿着可见光谱,不断地试验就可以了。

可很多时候,知道目的地在哪里,但却不知道离目的地还有多远的人,往往是最绝望的。

而周岩让星瀚集团的这些大佬们放出的NIL光刻机这颗“烟雾弹”,无疑是在别人即将迷路的时候,用手电筒照了一下不远处的某个目的地的标识牌……

“这个芯片,是刚刚发布的XG8100芯片的低功耗版本,数据处理能力,比原芯片有轻微下降,可功耗却降低了百分之六点五,这就意味着装载了这款芯片的手机,续航能力要比CP2009X1强……”

打广告的时候,几个人也没忘了周岩嘱咐,顺便扔出去几个烟雾弹……

“黎院士,这就是你们生产芯片用的光刻机?”

“对……”

虽然光刻机已经研发成功了,可一想起过程,黎广澜依旧激情满满:“这是我们集团第一款,也目前咱们国家当时第一款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光刻机,从光源、到镜头,再到工件台、测量装备,无不凝聚着技术人员的汗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