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海上升明帝 > 第594章 红线

第594章 红线(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更别说,打仗除了耗费粮食,更耗费银钱。

这两年,因为战争,也因为饥荒,所以一直强调保粮食种植,解决饥荒,因此要求粮田是种粮为先。

大大减少了经济作物。

以往环太湖江南地区,曾经的鱼米之乡,江南粮仓,甚至因为棉纺丝织业的发达,所以几乎家家户户都是种棉花种桑树,粮食还全靠江西湖广供给。

因为种棉桑等收益更高,苏杭等发达的丝织棉纺业,需求太大,自然就使的江南百姓不种粮。

而湖广江西也是鱼米之乡,他们工商织造等业不发达,百姓习惯种粮,然后销往江南,也有不错的收益。

“如今前线局势渐稳定,攻守易势,我们也度过了最难的头三年。接下来,要略微调整发展方向,尤其是做为大后方的岭南,广东的任务还是经济发展,珠三角拥有沃土良田,但也不能只种粮食。

还是得兼顾经济,现在情况好转,可以适当的放宽些经济种植,在保证能够岭南自足,且能完成给朝廷的供应量外,也可以发展棉、麻、桑以及茶叶的种植发展。

同时岭南传统的采矿业、冶炼、制器、造船、贸易也不能松懈。

老百姓光靠种地,顶多能填饱肚子,但是油盐醋酱醋茶,衣裤袜帽鞋,读书看病等等,都还得靠其它经济作物,甚至是打工等帮扶的。

起码也得男耕女织,才能自给自足,若是再发展些副业,搞搞养殖等,才能丰衣足食,有所富余。

鞑子入侵,中原动荡。

以往的这种模式被迫中断,大家连饭都吃不上的时候,谁又还顾的上再养蚕织丝。

不论是鞑子还是明军,都是要求田地都种粮,以满足军需,维持战争。

不过朱以海毕竟是穿越者,也清楚知道如果只搞农业,废掉工商,后果是很吓人的,这种事情也只能短期为之。

否则很难长期,毕竟就算只顾军事,也不是只要粮食就够的,也还得各种武器装备等等。

现在我们与这些夷人开海贸易,广东条件得天独厚,一定要抓住这机遇,无农不稳,无商不富。

你回去任巡抚,主政一方,一定要掌握好方向,民生要搞好,但经济更要发展,要想办法给百姓增加收入,也给朝廷多添税收。

你们在大后方,给前线输送粮食,上缴税银,甚至造船造炮,提供铜铁盐,就是最大贡献了。”

张煌言连连点头。

他本是浙东士人,早习惯工商发达带来的繁荣好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