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唐谋天下 > 441 迎敌

441 迎敌(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在真正的战场上,如果胆敢以轻骑兵冲锋步兵阵营,那么骑兵将领不是脑子进水了,就是个十足的傻子。

战马通人性,以相对论而言,自然就是它会怕人,所以当战马冲进步兵阵营,根本不可能出现马蹄凌空击退敌人的场景,反而是只会被步兵围困,当战马受惊或者被步兵所伤时,马背上的兵士就只剩下死路一条了,就等着在滚下马背时,被人家的长枪、长矛捅成蚂蜂窝吧。

何况,轻骑兵本身最为天然的优势自然是他的机动性,牺牲掉机动性这一最为重要的优势,然后与敌人刀枪交锋,能占到便宜那才是怪事儿了。

所以冲锋步兵或者兵营,一般都是这个时代的奢侈品,全具装甲重骑兵的活儿,也只有他们,可以在冲进步兵阵营后,不怕刀砍、矛刺,以及箭矢的飞射,才能够以厚重的实力掀翻步兵。

李弘敢于出击,自然是有他的原因,那就是弓弩的射程,有了这一个优势,最起码在自己射击的时候,人家还够不到他呢。

而看人家那势力,估计最起码在一千二三到一千五百人左右,自己以三百人去阻拦他们攻城,是不是有点儿螳臂当车的意思?

但如果任由他们攻城,虽然城墙上的高句丽百姓足以抵挡,可如此一来,大唐的颜面也会扫地,更会让人以为大唐并不是不可战胜的。

所以,无论如何,李弘都得出城迎战,虽然他是实际主义者,但这个时候,当着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的面,如果自己不出城迎敌,这一战完胜之后,依然是会给三国心中留下一道侥幸的缝隙。

会让他们以为大唐的军队并不是不可战胜,依然是有迹可循的能够击败的,所以,为了不让这一道缝隙被他人察觉,李弘必须领兵出城迎战。

耐心的解释跟绝对的保证,才让李治允许了李弘出城迎敌,但同一时间,李治也把高藏叫到了身边,扬武与连铁一左一右保护着他。

弩弓如今是每一个无论轻骑兵还是重骑兵的标准装备,在与温君解的部队迎面冲撞时,手里的弓弩已经自然反射的握在了手里。

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此时此刻,无论是温君解还是李弘,都知道,两队骑兵的冲锋,在弩箭用完时,比的就是一口气,谁能够在冲锋到对方面前时,能够依然保持气贯长虹,没有一丝退缩不前的气势,那么这场冲锋谁就占据了绝对的主动权。

而高藏,则需要随时准备传达大唐皇帝的命令,那就是命令高句丽百姓出城救回大唐太子

城门洞开,一行三百骑快速的出城,而出城后,身后的城门竟然破天荒的没有再关闭,依然是毫不设防的大开两扇大门。

马槊在李弘手里,不再是像小时候那般,只会在地上拖着走了,如今他的马槊虽然舞的并不如一些兵士那么威猛,但仗着自己身高臂长,马槊在马背上舞起来也是虎虎生威、霸道杀伐

不到三百人的骑兵更需要以速度来冲击对面的敌军,骑兵相互冲锋是这个时代的常规战争,比以骑兵冲击步兵而言,其危险性要小了很多。

特别是轻骑兵,从来是不会以完整的骑队冲锋步兵阵营,更不是像上一世的电影、电视那般,骑兵冲入步兵阵营后,然后人在马背上舞枪弄棒,杀的敌人哭天喊地、抱头鼠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