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第一百七十六章 会晤

第一百七十六章 会晤(第3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老罗斯福说:“贵国可有这种教育程度?”

如果是李谕曾经所处的时候,中国的中学教育领先全球,这句话简直问得多余,但如今真是……

算是一种破罐子破摔吧,毕竟现在满清皇族以及八旗里已经拿不出一个像样的人才。

很快朝中大权会落入袁世凯和张之洞手里,至于明面上最有权力的大臣奕劻,是个只认钱的,这种有明显把柄的人怎么能玩得过袁世凯。

梁诚说:“总统所言极是,但时过境迁,如我这般留美幼童已经可以身居高位,从这点您就能够看得出,我们对于贵国教育之尊重。”

老罗斯福对梁诚的态度很受用,回道:“自是如此。但未免过往教训重演,我们也需要对贵国之留学生做考察,总不能再任凭贵国驱使。你知道的,这可不文明。”

梁诚说:“总统的提议很现实,我也感觉应当让我们的学生具备初步的知识后留美,否则时日太长。”

老罗斯福迅速压了日本一下,顺便抬了自己一手。

梁诚紧接着顺着捧了一句:“就是因为美国的开明强大,我又在美国学习多年,才希望让我们大清国的学生再次赴美。”

老罗斯福知道梁诚这是在给台阶,但作为美国总统,他肯定不会按部就班顺着梁诚的话讲下去,于是转而说道:“大使应该记得,当年并不是我们驱赶了留学生,事实上是贵国将学生召回。”

最后一批留美幼童大概在1881年被清廷召回。理由比较可笑,因为这些学生去美国时只有十几岁,在美国长大,难免懂了一些思想,为了更像个现代人,不少人顺手把大辫子剪了。

这对于清廷高层来说就不能忍了。

梁诚这些留美幼童,都是要在美国学13年左右,然后加两年游历,总共15年。

确实太长了,这么久下来,按照常理想,留学生们从小在美国学习长大,心中会对美国产生更大的归属感,所以方式确实要改一改。

正好老罗斯福提出这一点,梁诚也是感觉稍稍舒了一口气。

老罗斯福说:“我们的教育资源也不是无限,所以贵国学生如果想要进入我国名校,应当具备学校要求之学术水平。”

“确实,”梁诚说,“如果我们拥有如同贵国的小学堂、中学堂,岂不最好。”

之前还有学生加入基督教,多少能接受,剪辫子实在是触动了清廷高层里保守派们的可笑底线,于是把幼童都召回了,生怕西方先进理念成为“洪水勐兽”。

甚至马克吐温都说服当时的美国总统格兰特,请他通过直隶总督李鸿章撤销清廷决定,但一切都太迟了。

为了这事,李鸿章没少上奏,依旧于事无补。

不过20多年过去,尤其是甲午战败、庚子国难两件惨痛失利后,基本除了清廷皇族,所有人都知道必须向别人学习,一些东西该改改了。

再加上这些留学生确实水平高,清廷现在也就有点无奈接受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