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回到清末当悍匪 > 第八十五章 硬凑过来的两线作战

第八十五章 硬凑过来的两线作战(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好在修建铁路这些土地要么是王一早已经提前买下来了,要么是粮油价格联盟的。偶尔冒出来那些有主土地,王一也会好言相劝,大不了重金补偿,要是实在不开脸,王一也不会让对方好过。

大约三个月之后,鞍山——海城——大石桥——营口,铁路修通。之所以如此快速完成,主要是这片地区地势平坦。

当绝大多数人以一种惊恐和陌生的眼神观看到蒸汽火车头从眼前呼啸而过的时候,看着他拉着那十多节沉重的车厢,他们第一次感受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磅礴动力!

火车站上,王一给参加火车通车仪式的所有人员讲话,里面既有本地官员,也有铁路公司股东。

铁路公司是大商的控股公司,其余各大家族都有股份,而投资最多的就是万国酒店的佘胖子,其次是朝阳佟家,然后奉天李家……八角台张家倒是没有进入公司,他们的资金都用来建设铁路系统各种配件的生产厂了。

营口和大石桥相距十九公里左右,大石桥距离海城三十公里左右,海城距离鞍山六十公里。王一决定把这四个地方用铁路连接起来!他给出的名义是——嗯,新式陆地车辆运行实验。

王一之所以修铁路,一方面是因为辽河冬季结冰,大商系统内部运输只能依靠马车运输太过费力。另一方面也是为经济提供新的增长点。随着鞍山和本溪两大钢厂的相继投产,王一并不想将自己出产的钢铁大部分都卖给外国人,所以经过深思熟虑,他才决定大规模建造铁路。

经过这几年大商的推陈出新,这四大地区的人民早已经习惯了新事物的存在。他们不再像从前那么封闭,那么的讨厌新生事物。许多人已经放弃了给地主家当佃户的传统谋生方式,开始走入工厂,学习技术。而沿路的地主对铁路虽然抱有疑虑,但是粮油价格联盟里面的几大家族现在唯王一马首是瞻。王一说铁路能赚钱,那就是能赚钱。几大家现在怕的不是不修铁路,而是王一修铁路不带他们。

因为王一两年前便让工业实验室进行了各种动力火车头的预研究,现在已有两项取得了成功——蒸汽火车头和电气火车头,内燃机火车头还在研制中。之前王一给的那个实验名义,其实也并非是无的放矢。

王一在鞍山修过铁路,干活的都是抓来的土匪,他们刚完成了大商第二钢铁厂,也就是本溪钢铁厂内部的铁路建设。这次又被王一调来修建新的铁路,不过这次的规模绝对不是前两次可以比拟的。好在大商并不缺少铁路专家,也不是缺少基建队。而刚刚完成的安东剿匪工作,又为大商增添了许多新的劳力。

讲话完成之后,张全宝,站在王一身边,看着那崭新的火车头,上去还摸了几下。

“真硬啊!”

王一听这话差点没厥了,脑门子冒汗。佘胖子在一旁听到,也差点乐抽过去。

“有辱斯文啊!”张全宝点指着二人,长叹道:“人心不古!人心不古!”

在大商的79财年半年报发布大会上,王一提出建立两家新公司的计划。第一家就是大商铁路建设公司,第二家就是大商火车公司。

其中大商铁路建设公司,由任炳春负责,里面分出四个建设队,一条铁路两头推进,争取明年初前能全部完工。先修鞍山到海城和海城到大石桥两段,这主要是考虑到原料供应便利程度,以及各地入冬早晚差异来选择的。

大商火车公司,由德国人克劳茨海森负责,目前以生产蒸汽机车为主,而电力机车需要与沈百玉的大商电力进行合作,其中还有许多难关需要攻克。事实上,世界上第一条电气铁路今年就已经在柏林试运行,王一他们在这个项目上并不算领先。

营口,大石桥,海城,三地的官员对此事表示了沉默。只要在这三个地方的官员都知道,王一想要做什么事情,不管你同不同意,他都要做。而你要是挡在他面前,你就是与他作对,与大商作对,与人民作对,与整个国家作对,所以这小子指不定干出什么恨事出来。盛京将军府的人也没人说话,要么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要么就是家族背后跟大商或者粮油价格联盟有着千丝万缕联系,要么就是真的怕了。而盛京将军岐元本人则对王一观感良好,这次崇厚的事情,他也提前知道了消息。再加上还欠着大商五十万两的白银,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为了防止意外发生,王一分派出了三百蒙古骑队沿途守卫各地,同时开始在附近村镇宣讲正确的交通安全知识。他可不想像中国第一条铁路那样,因为压死了人,最后演变成人民运动,那可就悲剧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