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民国战神 > 第397章 向英国逼宫

第397章 向英国逼宫(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中华民国提出的海军协议,是按照东方、西方来划分,要求东西方海军保持吨位上的平衡,并维持在260万吨总排水量的范围之内。

“这样的协议非常不公平,东方此时只有你们中国是工业化国家,其他国家都是很落后的国家。而欧美则拥有众多的工业化国家,我们欧美各国有更强烈的海洋利益保护需求。”英国人在谈判桌上反对这个协议,中华民国的谈判人员则说道:“我们中华民国拥有不下于比欧美国家的海洋利益保护需求,就全球商船吨位上来说,中华民国的远洋商船吨位即将超过2000万吨,比欧美各国加起来的远洋商船吨位丝毫不差。”

中华民国的两千万吨远洋商船,给世界远洋运输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首先是全球运费暴跌,因为中华民国大量的商船制造出来,而世界贸易水平还没有达到那样的规模,所以造成运力过剩。

不过中华民国依旧在不断的制造商船,因为中华民国对于商船的需求量是不断上涨的,因为中华民国的各个经济殖民地的发展,使得那些经济殖民地与中华民国的进出口更加繁荣,而且商船吨位的增加,让很多过去没有远洋贸易价值的商品也具备了远洋贸易的可行性,因此贸易总量是在提高的。

中华民国原版图的那些铁矿,因为贫矿太多,开采效益不高,所以现在去大规模开采,只是徒增人力消耗。还不如从印度和澳大利亚那里开采,只要解决了铁矿的来源问题,中华民国的钢铁冶炼规模就能暴涨。

现在中华民国的钢铁增长问题不是炼钢炉不够,而是铁矿石产量跟不上。

只要有足够的铁矿石被开采出来,就有足够的钢铁被冶炼出来。所以印度和澳大利亚的铁矿石是志在必得的。

至于其他的殖民利益,暂时留给英国人也没什么问题。只要英国让出马来和缅甸,中华民国就能控制这两个国家,到时候这两个国家独立出来,不臣服于中华民国就要被中华民国修理一顿,所以马来西亚和缅甸的经济殖民地是肯定能得到的。

印度问题则不急,英国人在印度的发展成果,未来肯定也就是要做嫁衣的。现在英国在印度的那种殖民方式,也无法让英国增强多少国力,顶多是现在掠夺一些财富,但是对于因果的战争潜力的提高却是没有什么帮助的,而一旦争霸世界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开打,印度肯定也是最容易拿下的地方,到时候印度就是中华民国的。所以在重新划分殖民利益之后,英国在印度是不会再追加太多的投资了,而中华民国却是可以毫无忧虑的在印度进行投资。如果英国人敢没收中华民国在印度的资产,那么中华民国甚至是可以把整个印度都抢过来。

同时商船吨位的增长,让中华民国可以在世界个国开采原材料并运输回去。

再有一个,就是用商船吨位上的优势,来恶心欧美各国的运输业,遏制欧美各国的造船业规模,持续扩大中华民国的造船业规模。

所以中华民国在世界各国跑运输的商船,都有中华民国政府发放的油价补贴可以领取,本身油价就很便宜了,又有油价补贴,英国和法国的商船根本就已经差不多没活路了。

英国和法国这年头是没有石油产出的,所以英国和法国要进口美国或者中华民国的石油。而苏联也丢了高加索油田,所以现在的世界,也就只有中华民国和美国有大规模的石油产出和出口。

所以印度尽管没有被中华民国彻底的掌控,但是实际上已经在中华民国的掌控之中了。澳大利亚也差不多是如此,不过澳大利亚要打下来,会比打印度要难上一点,但是也仅仅是难上一点,并不是难很多。

主要是澳大利亚中间隔着海,需要海军配合,不过中华民国只要在海军上保持优势,就能够随时拿下澳大利亚。

而且就算是战争初期拿不下澳大利亚,但是随着战争的推移,海军的互相消耗,中华民国的造船能力比欧美更强的情况下,而欧美有离澳大利亚比中华民国更远,拿下澳大利亚那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在诸多的综合考虑下,英国政府选择了继续妥协。

不过应征还是想要讨价还价一番,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尽量的避免损失。特别是那个新的世界海军协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