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达人秀 > 第五百八十七章 千万两级别

第五百八十七章 千万两级别(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广州十三行,孕育出了好几个富商巨贾,比如当时最为有名的伍秉鉴,个人的家产就在两千六百万两白银左右,将近是满清朝听一年的税收,被西方称之为“天下第一首富”。

还有就是,广州十三行的商馆区,又一次发生了一场大火,单单是其中的一处仓库,被大火淹没之后,流了一地的银水,将近一里地,据当时的人估计,价值至少在四千万两白银。

诸如此类,足可见一斑,广州十三行有多么的富庶,可以带来多高的税收,有着惊人的制造财富能力。

想到这些,崇祯的心里愈发的兴奋起来,更加地自信,更加的踌躇满志,开放东南的海禁,福建等地将会是大明的经济龙头,将会是大明的经济引擎,为朝廷提供源源不断的大量的财政税收,从而可以应对小冰河时期的各种天灾大爆发。

渐渐地,巨大的财政税收,成为了一种契机,成为了崇祯与众人的一种潜在共识点,共同默认的存在。

“有了这么一大笔惊人的税收,莫说只是一个陕西,就算是再加上河南与山东,都是大旱,朝廷又有何惧?完全有那个财力,进行赈灾,安抚灾民。”

之前的所有话语,都是一种笼统性的表述,缺少一种说服力,“千万两白银”这个词语一出,极具冲击力,使得众人的内心很受震动,一时没有缓过神来。

这个数字就像是一块大石,狠狠地砸在了众人那恢复平静的心海之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在场之人,都是经历过四朝三代的老人,仅仅是一年,来自于一个省,何曾见过如此之多的地方财政税收?

即便是万历初期,张居正主持内阁的时候,大明最为鼎盛的阶段,所有的各项收入加在一起,朝廷的财政收入才是堪堪两千万白银。

然而,现在这个时候,崇祯居然说,只要开放福建的海禁,将其作为对贸易的地区,仅福建一地,就能为朝廷带来至少一千万两白银的税收,对于他们这些老臣而言,简直就是天方夜谭,难以置信。

不过,众人依旧无法反驳什么,事实胜于雄辩,崇祯给予的这个数字,并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有着相当有力的根据,单单是今年的财政税收,福建道就贡献了数百万,要想达到千万级别,好像并不是什么难事儿。

有着历史学家的灵魂印记,给出这个数字之时,崇祯的依据当时不是简单的推论和引申,进行一定的估计,而是有着更加有力的依据。

根据历史的记载,满清的时候,虽然实行着闭关锁国之策,但也存在着对外的通商口岸,而其负责的机构,就是广东十三行,每年上缴内务府的税银,几乎支撑了满清皇室的全部支出。

满清之时,最为挣钱的两处,一个是两淮的盐政,另一个就是广州十三行,而后者所带来的财富,远超过盐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