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军火帝国 > 第二章 诸多英杰

第二章 诸多英杰(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无意识之间,陈安被神化了。

五百年才出一个的圣人吗?很多人在默默思考。

在北方军和北方集团内部,这种神化的倾向更加明显,只是一开始没有形成理论基础。当国粹学派的理论和判断,被有意无意引入后,马上掀起一股轩然大波,甚至很快覆盖到了整个军政府辖区所有民众。

受到北方军政府这种暧昧的态度所鼓励,国粹学派精英开始筹谋发行一种新的月刊,专事向民众宣传国粹学派的理论,这个月刊虽然尚未发行,却已准备了了好多期的预备稿件,只待监管舆论的情报署一批准刊号就可发行。月刊的名字,叫《国故》,刘师培亲自担任总编辑。

活跃在甘疆蒙藏的原光复会成员,很快就注意到了这股新的思想潮流。在有心人的牵线搭桥下,国粹学派的学术精英,总怀着昔日梦想的原光复会党派骨干,终于开始同流合污了。

国粹学派的重新出现,立刻引起了负责情报和舆论控制的情报署注意。但是情报署却出人意料的没有在第一时间进行打压,反而刻意纵容其发展。

说起来十分好笑,这种情况不过是国粹学派对国内军阀进行比较之后得出的一个结论有关。

袁世凯大总统去世后,中国的军阀势力只见愈来愈多,而不见愈来愈少。北有直系皖系奉系,南有川军滇军桂军粤军,其他的除了陈安这个边疆系,还有阎锡山等地方实力派,总之是一片混乱。

但是国粹学派仔细研究后,却惊讶地发现,北京政府是想干事而有心无力,广州政府是想革命而有心无力,真正在建设上有佳绩而又社会稳定的,竟然只有两个地方。一个是阎老西的山西,一个就是陈安的甘疆蒙藏。

也许是和人的性格有关,这两个军阀的发展方向却是截然迥异的。阎锡山秉承了晋商的优良传统,锱铢必较而又八面玲珑,所以擅长的是在三个鸡蛋上跳舞的把戏,保守有余,进取不足,只能窝在一个小小的山西盆地。

这种完善的学术理论体系和足够的党派斗争经验相结合,所产生的作用是无比巨大的。几乎是顷刻间,北方军政府辖区的民众忽然都知道了一个致力于复兴古学的组织。

这种影响力在情报署的总监林玉山忽然决定要加入《国故》月刊社,亲自担任总编辑之一时,终于培育成了滔天巨浪,淹没了北方军政府的角角落落。

大气不足的阎锡山治理山西,更多的是靠累年积存和乡村自治,完全不同于东北胡子张雨亭的招财进宝和强势镇压。

国粹学派的精英们,偷偷地对陈安也进行了刻画,认为这位陈大都督流淌的完全是秦人悍勇却务实的血脉,说得好听一点是借势而为,说得难听一点是睚眦必报。

如果阎老西是在三个鸡蛋上跳舞,陈安说不定就直接把鸡蛋煮起来吃掉。

但是陈安的气运实在是不错,也许是好得难以置信。有些不可理喻的崛起过程,即使不用刻意去渲染,也足以让一般人以为是神迹。

尤其是北方军政府对外强硬对内宽松的态度,忽然让国粹学派的精英们发现,也许这就是理想中的内圣外王大治天下的模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