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底色dise >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一章(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周继愈一下子健谈起来:“这里在历史上是边关地带,这里的人们饱受战争带来的灾难,供奉黄飞虎趋吉避凶,是情理中的事。我说它有纪念意义,不是因为它供奉泰山爷,也不是说泰山爷有多感应,而是因为这座庙曾经住过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领导人!”

牛岁旺如梦初醒。

“1935年8月,红二十五军为了迎接北上的毛主席、党中央,挥师西进,攻占秦安,在松柏峪稍事休整后,又翻过六盘山,截断西兰公路,直逼平凉城,有力地配合了中央红军的行动。吴焕先同志在汭河边上与敌遭遇时壮烈牺牲,年仅二十八岁。你说,按照古人的做法,是不是也够得上修庙供奉的资格?”

“周书记对这段历史太了解了!怪不得一来就要重走长征路呢!”牛岁旺激动地说。

他们爬上了松柏坡。蜿蜒在坡上的羊肠小道已经加宽多次,足以行走汽车了,因为天旱少雨,路上的尘土足有一寸厚。迎面驶来一辆手扶拖拉机,“突突突”地喘着粗气,搅得尘土飞扬。两位书记来不及躲避,头发、眉毛落上尘土,鞋子、裤脚沾满尘土。路旁的一排老柳树,大半树叶已经脱落,几个小孩仍不放过剩下的一丝半点,用手中的枝条奋力抽打着,看样子要打得一片不剩,背回家去烧炕。

“这里应该有座小桥的!”周继愈指着东西大道和南北大道的交汇处说。

“有的,有的!我上小学时小桥还在。”说到小桥,牛岁旺的眼睛闪着光亮,不无惋惜地说:“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暴雨冲垮了小桥,以后再也没有修起。”

“这座土堡叫什么来着?”两人来到世昌堡前,土堡墙上大“用”字的轮廓还在,由于风雨的侵蚀,已经不见红色。

“世昌堡。是大地主俞世昌家的堡子,躲土匪用的。”

“噢!噢!”周继愈仔细端详着这座土堡,若有所思地点着头。

二人来到松柏梁官堡前,土堡大门已经塌陷的面目全非,墙上的大“忠”字看不清眉目。周继愈面向北方伫立良久,深秋的天气,晴空万里,天际处群山簇拥着的六盘山,顶天立地,高处已经白雪皑皑。他好像是对牛岁旺,又好像是自言自语地说,“当年有个小红军就是被老乡们一路送行到这儿才洒泪而别的。”

“周书记刚到,咋知道这事儿呢? ”岁旺有些惊讶地看着这位新上任的公社团委书记。

泰山庙院的蜀葵花已过盛花期,茎杆东倒西歪,叶子干枯,花籽从绽开的裹皮中崩出来,洒落得遍地。如果不是忌讳泰山庙院的东西,早被人割去当柴火烧了。几株低矮的花茎上仍有几朵开放着的蜀葵花,零零星星成不了气候,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泰山庙已经被拆除,七级台阶上屹立着一座气势恢宏的忠字碑,碑顶采用斗拱飞檐的形式,碑面上原来的画面被《七律.长征》诗代替。

周继愈望着忠字碑,“这里原是一座庙吧!”

“周书记好眼力!这里原是泰山爷庙。神像是五十年代末期破除迷信时拆掉的,我那时隐隐约约已能记事了。庙一直到破“四旧”时拆除,那时我已经是个大娃娃了。”说起这段往事,牛书记如数家珍。

“可惜呀,拆掉一座古迹容易,再建一座就难了。尤其是像这种具有纪念意义的古迹。”公社团委书记有点惋惜。

“不就是一座破庙吗,有啥值得纪念的?”大队团委书记却不以为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