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盛唐挽歌 > 第67章 看不见的困境

第67章 看不见的困境(第4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世界上并没有什么供给天下百年不倒的粮仓,那些都是不了解内情的人所妄想出来的。

实际上,粮仓有一个很关键又很隐蔽的数据,导致了它不能单独存在。正是因为这个,导致了含嘉仓今天的局面。

这个关键数据,便是所有的粮食都是有保质期的,而且这个保质期,相对于王朝寿命来说,并不长。

但是现在前任司农卿皇甫惟明被调到了陇右担任军职,主导对吐蕃作战了。

缺了一个牵头人。

再加上转运使这个官职新设立不久,就是为了统合不同部门的运作。所以这个锅就被郑叔清给接下来了。

要是普通的粮仓,想想办法糊弄一下也行。可是含嘉仓是不一样的,它太大又太重要,不能等闲视之。

含嘉仓位于大唐东都洛阳城内,单独为一个有城门的小城,名为“含嘉城”。

马车里,李林甫忍不住叹息了一声。

……

洛阳城内,鹅毛大雪同样一片一片的落下。

此刻郑叔清站在这座宏伟的粮仓跟前,内心复杂。一肚子苦水不知道要跟谁去发作。

因为郑叔清发现他好像被李隆基或者李林甫给坑了,但却又没办法挽回局面。

其仓城为长方形,四周高墙围拢。其中南北城墙长615米,东西墙长725米,墙宽15~17米,墙高1~6.5米,仓城面积约为43万平方米,储量惊人!

哪怕现在只有最大储量的两三成,粮食储量也是个恐怖的天文数字。

在裴耀卿改道通济渠之前,南北运河的转运中心,都是洛阳的含嘉仓。所有来自江淮与江南的粮草,都要先入库含嘉仓,再陆路转运到长安。

大唐在长安与洛阳之间,单独开辟一条的“驰道”,专门负责往关中输送粮秣。

然而,含嘉仓的情况,没有常人想得那么简单。这次仓库缺粮,主要原因也不是官员渎职。

还好现在是冬天,不是收粮食的季节,还有时间可以想办法。若是到了明年初夏还想不到好办法,那他这个户部侍郎,就真的当到头了!

含嘉仓是大唐第一粮仓,巅峰时期,储存了大唐一半的国家储备粮。

它的的确确是威震四方的巨型粮仓,天下无出其右者,至少曾经是,甚至十年前乃至五年前都是,但现在已经空了大半。

郑叔清来的时候,李林甫说是清查粮库库存就行了,其他的不用管。结果把那些官员查办以后,转运粮食到含嘉仓的任务,就落到他这个户部侍郎兼转运使头上了!

本来,含嘉仓的管理是互相制约的,以司农寺为主,由监门卫瞥卫,御史台监察,本仓官员只负责检验、函量、计筹、记录、入窖等事宜,由司农卿最后检署,根本轮不到郑叔清过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