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乱唐 > 第一千一十一章:囚徒实边军

第一千一十一章:囚徒实边军(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安西苦寒之地,汉人少而胡人多,还有河北、辽东等等,但凡被判了死刑的,只要想活命,就可以选择流放充军到那里去,如此一来倒也解决了朝廷用人捉襟见肘的问题!”

就在刚刚,秦晋接到了从安西送来的军报,郑显礼希望朝廷能调拨一些人口以充实当地,这个要求当然是不可能实现的,经过了数年战乱以后,各地都是人口凋敝,又怎么能抽调人口到那苦寒之地呢?

再者,就算朝廷同意了这个要求,百姓们怕是也不肯背井离乡到那远在万里之遥的苦寒之地吧?

所以,秦晋想也没想就拒绝了这个要求,但是,杜甫的劝说让他忽然就联想到了此处,反正那些犯人也是要处死的,不如就远远的发配,今后是死是活全看他们的造化了。平白的多了活命的机会,死囚犯自然是挤破了头也要抢着充军的吧。

杜甫却又有些担心:

秦晋摇头笑道:

“这种名声就算再爱惜羽毛的人也是保不住的,除非他什么事也不想做了,独孤倓如果真的做了枉法之事,按制处置就是,我又何必插上一手呢?”

杜甫还是坚持说道:

“夺爵,罚产这些都足以对独孤倓施以惩戒了,何必要置于死地呢?”

实际上,他是要借着独孤倓以表达自己对大规模的重刑处决犯人的反对。

“迁移囚犯往安西等地倒是个办法,可长此以往,各边地的囚徒越来越多,岂非就成了作奸犯科的集中之地?”

秦晋笑了,觉得杜甫是杞人忧天,囚犯充边早在秦汉时代就实行了,也没见到哪里会因为囚徒多了而出现问题。就算出现问题的,也全都是不知爱惜民力而起,现在每年不过充边几万囚徒,又能有什么影响呢?(未完待续)

“仅仅一次布告,就有一千多人被判枭首之刑,长年累月的极少而成多,是否杀戮过甚了?”

夏元吉和第五琦以重典整治反对者,秦晋是知道的,乱世用重典原也没甚好说的,更何况他们这么做虽然简单粗暴,但却大大的提高了施政效率。正所谓一得必有一失,这世上本就没有两全其美的事情,如果过于苛求,反而会得不偿失了。

不过,杜甫的提醒却让秦晋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

“抚君的建议倒让我想到了可让他们不死的去处!”

其实,杜甫知道秦晋的倔强性格,本也没打算几句话就使秦晋改变主意,但秦晋偏偏就“从善如流”了,不禁令他惊得张口结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