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三国之贼吞天下 > 第十章 让位之争

第十章 让位之争(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看到陈登表态支持许康,徐州的世家文臣也纷纷附和。

曹豹抗声道:“许侯爷虽然很强,但并非徐州人,怎么能主政徐州?”

陈登立刻反驳道:“陶大人也不是徐州人,不是一样把徐州治理的井井有条,只要能保徐州平安,是不是徐州人又有什么关系?”

曹操被困兖州,徐州之围已解。

孔融等人也开始商量撤退的事宜了。

陶谦更是为众人举行一场盛大的饯别宴。

宴席上,陶谦以年老为由,竟再次提出让位的意思,只是这一次他并没有说出打算让给谁,而是询问其参加宴会的众人的意思。

听到陶谦欲让位给外人,武将们首先坐不住了。他们以徐州人治徐州为理由,推举了武将之首曹豹为新的刺史人选。

刘备所写的信虽然不卑不亢,但也只是闲话家常,拉拉彼此关系的一般性外交辞令而已,具体能否起作用连他自己都不敢确信。

但有时候,主角的命运就是如此让人羡慕。

很快另人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曹操不但回应了刘备的信,而且答应无条件退兵。

于是,刘备立刻由一位增援徐州的配角,一跃成为解救徐州的英雄,他的声望在徐州百姓眼中瞬间到了可以和陶谦媲美的程度。

当然若没有许康事先的那一封信的话就更完美了。

这些年,陶谦身体渐差,已经统不得兵,领不得将,因此手上的兵权逐渐下放,其中曹豹的军权最重,眼看天下大乱,军权的作用日益凸显,曹豹也开始积极谋求上位。

看着徐州武将们慷慨激昂的表演,许康大开眼界。原来徐州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平静,怪不得陶谦不把位置传给自己的儿子,看起来就是这个曹豹在后面逼迫的缘故了。

徐州的文臣明显与武将不和,尤其是作为徐州第一世家的陈家,与豪强之家曹家更是存在种种矛盾,自然更不愿意他继承陶谦之位。于是,陈登首先发言道:“刺史之位事关重大,我看康亭侯比较合适。他是颍川许家之人,又蒙皇上钦封康亭侯爵,曾救数十万灾民于水火之中,又曾平定辽东叛乱,灭高句丽国。其功绩之高,在场诸人除陶刺史外无人可及,由他继承刺史之位乃是顺理成章。”

陈登是陈家的代表,虽然年轻,但智谋过人,而且发誓要立下一份功业。

陶谦委任他为典农校尉,主管一州农业。他便亲自考察徐州的土壤状况,开发水利,发展农田灌溉,使汉末迭遭破坏的徐州农业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百姓们安居乐业,“秔稻丰积”,因此在徐州颇具声望。

随着兖州情报的陆续传来,许康的预言竟然一一实现,他的声望也随之水涨船高,渐渐超过了刘备成为被众人铭记的对象。

兖州叛乱,曹操的地位岌岌可危,就连他一向视为异性兄弟的张邈也加入了反叛的行列,可见曹操的屠城之举是多么的天怒人怨。

许康曾劝陶谦,希望他能趁曹操内乱,军心不稳的机会,出兵兖州,彻底摧毁曹操的根基。

但陶谦似乎根本无意于扩张势力,而且更不愿与张邈,吕布等人争夺兖州,于是便以徐州刚经兵灾为借口,搪塞了过去。

许康心中暗叹,看起来曹操确实是命不该绝,若不是关羽正领兵在黄河岸边与袁谭对峙,分不出太多兵力。他又何必假借陶谦之手,只是没想到陶谦如此怯懦,竟不敢出兵。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