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八十年代锦鲤运 > 八十年代锦鲤运 第112节

八十年代锦鲤运 第112节(第1 / 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林蕊立刻瞪眼,气鼓鼓地看着舅舅:“你不早说?为什么我们家没这个?”

舅妈毫不犹豫地帮助外甥女儿批判丈夫:“可不是,你舅舅光会马后炮,看着我们忙。”

舅舅无辜的很:“咱们这儿以前也不怎么种小麦啊。早几年,咱们还种双季稻呢。那边割稻子,这边打水插秧,正儿八经的双抢。”

外公已经播撒到他们后头,笑着接腔:“可不是,早稻米不好吃,口感特别差。后来人家粮库都嫌弃,越冬我们这儿就只种小麦跟油菜了。”

林蕊缠着舅舅赶紧把那耧车给做出来。

这准头可真是一门技术活,麦种撒不均匀,抽出来的麦苗就疏密失当,肥的肥死,饿的饿晕。

人力扭转胳膊,哪里会不产生偏差。外公的手该有多准,才能将麦种撒成这样?

穿着解放鞋的林母手上锄头不停,嗤笑小女儿:“你以为种田不讲究技术?没手艺的话,生产队工分都要给你打折扣。”

林蕊强词夺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就是以精准的量化来控制流程。”

比方说播撒麦种吧,外公的手再准确也有误差,但是用机器来翻耕播种就不一样了。每一个坑洞撒进去的麦种都是定数的,那就不用担心麦苗疏一片密一片了。

两个人用耧车一天能播种一顷地,那就是十五亩啊!节约了多少人工跟时间。

不仅是小麦,菜籽也可以啊。为什么非要先播种再移栽油菜苗?完全可以直接点播,这样能省下好多功夫。

舅舅连连摆手求饶:“我可不成,我看过耧车,可不会画图更不会做啊。等你根生叔叔回来,和你姐姐的同学一起做耧车。”

林母瞪眼:“你理她?惯的她哟。嘴上讲要下田干活,你看她到现在锄头才动了几下?”

林蕊强行挽尊:“我这不是在积极想办法提高农业操作效率嘛。”

舅舅已经打完一陇地的档子,绕到她旁边又开始下一陇,闻声笑道:“你又有什么发明创造啊?”

“就是翻土跟播种还要覆土同时进行。“林蕊给舅舅比划着,“一个大滚筒,上头装着钉耙齿,还有播种的口子。滚筒向前掘土,滚过去,然后装种子的口子往下翻,种子倒入开的沟里头。等这边转过去,钉耙齿勾到的土又转过来翻下去,刚好盖住种子。”

她手上没纸笔,只能拿锄头在地上画给舅舅看,掩饰不住地得意:“这样一来,是不是开沟、播种还有覆盖同步完成了?”

可惜知音难寻,林蕊水平太low,舅舅愣是没看出个三四五来。

他瞥见外甥女儿垂头丧气的模样,忍不住笑了:“你说的那个我不懂,不过舅舅倒是晓得有个能同时开沟、播种还覆土的东西,叫耧车。好多地方用来种大麦、小麦还有大豆用的。那玩意儿像个车子,前头三五根铲子翻土,车身就是个大漏斗,种子就这么撒出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