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八十年代锦鲤运 > 八十年代锦鲤运 第275节

八十年代锦鲤运 第275节(第1 / 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到现在为止,除了几位核心领导外,厂里谁都不知道林建明到底是怎么要回来账的。

有人说林建明是免费给人家修机器,一直搞到人家厂里头实在不好意思,口挪肚攒的,凑了些钱还回头。

也有人说林建明其实拿了回扣,用厂里的材料去混钱。其实算下来,还是厂里吃了亏。

可是眼下这种环境能要回来一分钱,都是祖宗,是爷爷,所以第二种说法很不得民心。

你能耐你厉害,你去讨债呀?

小班长陈乐眉飞色舞:“这回总算压了纺织厂一头,你们知道吗?他们这回考的可差了!”

纺织厂的三角债比钢铁厂更严重。

好歹钢铁厂的讨债队伍行动有效,迄今为止已经讨回了近500万的债务,愣是让钢铁厂始终没有停工。

因为这个,好几家电视台跟报纸的记者都千方百计地想要采访钢铁厂,希望能够取经,将他们的经验发扬光大,可为其他兄弟企业指点迷津。

截止到3月底,整个南省的三角在纠葛在一起已经超过了100亿。

这年头的杨白劳可比黄世仁厉害多了,理都不会理穆仁智。

没看到社会上各种讨债学习班办得如火如荼吗?

江州纺织厂是个超级大厂,全厂上下加在一起有近三万的职工。

厂里内外各种债务纠缠在一块儿也以亿计数。

他们缺乏林建明这种讨债高手,没米下锅。

这个惊人的天文数字,足以让老百姓们目瞪口呆。

钢铁厂方面哪里敢往外头漏半个字。

人家手里头的国库券也是有数的。都叫其他人知道了,他们上哪儿收国库券去?

况且倒卖国库券可是违法的,国家三令五申禁止倒卖国库券。

要不是被逼上梁山,实在等米下锅,他们谁敢拿自己头上的乌纱帽跟脑袋瓜子担风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