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八十年代锦鲤运 > 八十年代锦鲤运 第642节

八十年代锦鲤运 第642节(第1 / 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主流社会总是认为这些跟自己没关系。可是二者都是惊人的数字,只要生活在这个社会当中,再主流,都要跟他们产生错综复杂的联系。

当社会资源留下,渐渐失衡,积攒的矛盾就会越来越多,表面的平静之下,隐藏的是暗潮汹涌。

自觉上升无路,除了自我放逐之外,还会对社会产生怨恨,愤懑的情绪,想要报复。

林蕊抠着苏木的纽扣,老老实实地承认:“假如我是农民工家的孩子,估计根本没机会上大学。”

她所获得的一切,都是基于她生来就拥有的优越环境。

谁又能保证自己不是那个中奖的人呢?

有意思的是,大量适耕土地被抛荒,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挣不到钱。但市面上的蔬菜水果价格却越来越高。

进了水果店,单价在10块钱一斤以下的水果屈指可数,要是碰上每斤还不到5块钱的,那赶紧买下来吧,省得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了。

不要觉得这个数字便宜,因为国家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2万多元。这还是被平均后的结果。

有很多人,完全达不到这个数字,水果对于他们的日常生活而言,只是奢侈品。

她的父母家人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民主而开明,可以纵容她各种瞎折腾。

她的学校赫赫有名,有各种对学生的扶持鼓励政策,还可以有专家指导。

这些,可能全国大部分中学生都享受不到,更何况是农民工家里头的孩子。

“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找到自己的价值。”林蕊一贯思维奔逸,说话也是颠三倒四,常常词不达意,“我想要每个人都有事情做,能做也愿意做。”

那些不想做事的人很少,是真正的懒,大部分是因为做事的时候,没有办法获得被肯定的感觉,也感受不到自己的劳动价值。

每年我国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粮食跟蔬菜水果,因为据说那样成本低,更便宜。

可同样的,国内有大量的施工土地被抛荒,还有不少人找不到工作没有挣钱的门路,然后我们又花钱从外头进农产品,难道这个状况不应该得到改善吗?

经济账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还得看长远发展。否则美国应当专心致志发展农业,日本则是埋头扎进电子业发展,这样可以达到资源交换,优势互补。

然而实际上呢?实际上就连国土面积狭小的日本,都不肯放弃本国的农业精耕细作。

另一方面,大量农田抛荒,乡村在凋亡,另一方面,大量农民工子弟无法融入到城市生活当中,三和大神越来越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