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194章 千年农业税,血泪消亡史

第194章 千年农业税,血泪消亡史(第3 / 10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各朝不少官员非常认同视频所说的,农民的确在逆来顺受和忍无可忍之间不断切换。

华夏的老百姓可以说是最安分守已的,不把他们逼到绝路,他们就会一直逆来顺受下去。

可一旦把老百姓逼到死路,他们爆发出来的力量也是非常惊人的,足以改朝换代。

但是所谓的重农抑商,重视的也并不是农民,而是农业带来的税收。

拿着最低的回报,干着最累的活,交着最重的税。

因此,中国古代农民一直在逆来顺受和忍无可忍之间不断切换。】

刘彻:重农抑商的本质,主要还是因为粮食产量不足,不足以养活全国人口,所以必须采取重农抑商的策略,让老百姓都能安心耕种。

至于视频中提到的商业税收问题,还不是最主要的。

尤其是处于各个王朝末年揭竿而起的老百姓,看到这句话纷纷破口大骂。

他们也不想造反,可官府把他们往死里逼,为了求一条活路不得不造反。

可现在有恶官剥削他们就算了,居然还敢大言不惭的让他们老老实实饿死,这谁能受得了。

【中国虽然有五千年历史,但是从秦朝统一六国开始,一直到清朝覆灭,建立在小农经济税收之上的皇权集中制度始终都没有发生过任何实质性改变。

无数人都试图推动税收向着商品经济思路转型,但是鲜有成功者。

他们大汉就有对商贾买卖货物进行收税,不管征收商业税的成本高不高,总归是可以收一些商业税的。

其实根本在于粮食产量低,还有很多老百姓吃不上饭。

在这种大背景下,重农抑商是必然的举措。

只有让老百姓把心思全放在土地上,才能尽可能的种植出更多的粮食。

否则老百姓看到做生意这么赚钱,全都蜂拥跑去做生意了,那原本就不够的粮食就更少了。

所以古代中国文明也被牢牢压制在重农抑商的枷锁里,迟迟等不到升级。

重农抑商其实也正是两种税收逻辑冲突的结果。

表面上来看,打压商业是因为商人既不事生产,还会虹吸农业人口,最终导致粮食产量不足。

而本质上,则是由于商人大多居无定所,且商业活动复杂多样,使得古代征商业税的成本极高。

反观农业,典型的不动产,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税基稳定,征收成本低廉,所以中国长期以来都把农业作为课税的重点对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