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 第275章 战事焦灼

第275章 战事焦灼(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海参崴也是可以种大米的,而且品质完全不输暹罗,只是产量较低,不符合海参崴目前的利益,所以海参崴的农庄,目前还是以高产作物为主。

清帝国为了保护他们所谓的龙兴之地,禁止华人向阿穆尔南岸移民。

所以阿穆尔南岸千里沃土,荒无人烟,比特么西伯利亚都荒凉。

至于其他人,土鸡瓦狗而已。

乔治在车里雅宾斯克没有停留太久,冰雪消融之后,乔治出发继续向东,前往海参崴。

这一路的风餐露宿不必多提,乔治是四月底从车里雅宾斯克出发,抵达海参崴已经是7月底。

这还得感谢西伯利亚大铁路的进展,在抵达多尔戈鲁之后,乔治就可以乘坐火车了。

一路上这三个月,乔治和海参崴基本音信断绝,并不知道外界都发生了什么。

等暹罗的大米运到海参崴,粮食供应有基本保障,乔治就会改变大农庄模式,到时候再搞私人家庭农场也不迟。

斯托雷平沉默,并不和乔治辩经。

这并不代表斯托雷平被乔治说服,斯托雷平是个意志很坚定的人,不可能轻易被乔治说服。

“帝国太大了,不管是私人家庭农场,还是大农庄,甚至宗法村社制度,都是帝国现实决定的,每种制度都有优有劣,应该从现实出发,选择最有利的制度。”

乔治的话不仅让斯托雷平连连点头,连维特都被乔治从文件中拽出来。

坏消息有,好消息更多。

最大的坏消息是穆麟德在暹罗收购农田种大米的进展并不顺利,暹罗虽然不是任何一家的殖民地,但是很明显英国和法国也注意到了暹罗在农业上的优势,所以暹罗国内的土地,被英国人和法国人大量控制,穆麟德根本无从下手。

这事儿急不得,还需要从长计较,清帝国也有很多地方是一年三熟,去清帝国种大米也一样。

“乔治,或许根本不用这么麻烦——”

米哈伊尔对阿穆尔河对岸的土地垂涎三尺。

“等西伯利亚大铁路修通之后,阿穆尔和圣彼得堡的联系会更加频繁,往来更方便,到时候我希望你们可以去阿穆尔走一走,看一看,毕竟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乔治对维特和斯托雷平这对尼古拉二世时期的名臣还是很期待的。

仅凭乔治一个人的力量,根本不足以改变帝国现状。

乔治如果想拥有更大的影响力,就得寻找更多合作伙伴,团结更多人,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才有可能。

目前来看,第一贵女和维特、斯托雷平,以及罗马尼亚王国的斐迪南,都是不错的合作对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