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寒门巨擘 > 第二百一十五章 敲定

第二百一十五章 敲定(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不过这人看来定是在朝中得罪人了,估摸着就算朝考,唉……

徐阶忽然有些痛心。

这人心思细腻,为人精明异常,朝中有些弯弯绕绕可以瞒得过别人,却很难瞒得过此人,此人此时正在蛰伏期,处处隐忍,由此在观察力上也更占上风,他几乎可以断定,李卫国定是得罪了严家人!

徐阶轻轻叹了口气。

内阁拟定的名次,最终敲定。

一般来说只要内阁拟定了科举名次,这考生名次就不会再有太大变化了。

虽说进士名次都是皇帝钦定,不过人皇帝日理万机,自然没时间一份卷子一份卷子的去细细查看,尤其本朝,皇帝有时候为了炼丹,连国事都懒得理会,还会去关注你一个考生的名次?

由此只要这拟定的名单递上去,考生的名次就算定下了,一辈子的前途,也就八-九不离十了!

内阁评定的名次最终还是出来了。

试卷名次评定完毕,这才可以拆开弥封,解开糊名,这是定制。

拆解糊名之后官员这就唱名,比如一甲第一名陶大临云云,此时成绩已经评定完毕,这再根据考生的名字填写登科录和呈送给皇上的名单等,一通事务说来也是轻车熟路。

唱名的时候徐阶刻意侧棱着耳朵听了一下,方才拟定的三甲末尾名次的姓甚名谁?

这人的卷子给了徐阶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由此他非常想知道这个考生的名字。

科举的名次对考生来说极为重要,若是能考中一甲前三名,直接可以授予官职,状元授六品,榜眼、探花大多是七品官儿,然后再到翰林院修习几年,仕途上可说顺风顺水,升迁一般也都是较快的。

不过二甲和三甲就不同了。

这样名次的考生一般都是下放地方为官,做个推官之类的芝麻官慢慢的等着磨勘、升迁,虽也算是吃皇粮的朝廷命官,不过基本上一辈子很难出头,可能做到个七品芝麻官任上几十年也就那样了,很难有施展自己抱负的机会。

要说完全没有机会了倒也不是,过几天朝廷还是组织二甲三甲的学子们进行一次朝考,许多殿试名次不好的考生也是因为朝考名次名列前茅得了庶吉士这才得以飞黄腾达。

尤其明朝,入内阁的都必须是当年的庶吉士,那些在翰林院镀了金的学子。

嘉靖皇帝好方士、修仙,满朝文武也是置圣人文章于不顾,专心去研究青词,夏言、严嵩、徐阶、袁炜等人都是依靠青词这才飞黄腾达的,而这个李卫国一首青词写的更是信手拈来,颇为写意,由此徐阶寻摸着这样的才子日后说不定会用得上,这就留意一下。

按说这等学子是该重点培养的,而且殿试盏卷,说来也是天方奇谭,徐阶隐隐感觉这其中一定是有何变故,可他仍旧选择缄口不言,毕竟,当下的内阁,还是严嵩说了算。

自己如今还得仰仗严嵩的鼻息生存,得罪了他,自然是没有好果子吃的,已然在官场打磨了这么久,好多次都是身临险境,险些掉了乌纱、脑袋,如今的徐阶已经不再是那个义气方刚的年轻人,他要做的,只是隐忍和待机而动。

三甲第二百零三名,李卫国!

官员唱着唱着这就唱到了最后,登科录已然填写完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